家用消防器材
  灭火器系列
  消火栓系统
  消防水喷淋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
  防火阻燃材料
  消防应急标志灯系列
  MSA专业防护用品
  灭火器维修
  自发光疏散系统
  气体高压管件
  常用消防器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炮系列
  超细干粉
 
 
 
 
 
 
内蒙古消防“异”军突起
发布时间:2010/1/15
    近十年以来,内蒙古的火灾起数增长了近10倍,消防部队接警出动次数增长了近20倍,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旦有大的火灾事故,以现有的消防力量根本无法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历史原因导致两年前的内蒙古,还有37个旗县因为没有任何消防力量,消防安全处于不设防状态,这些旗县发生火灾或遇到重大灾害事故后,只能靠调派邻近旗县消防力量前来处置。因路途遥远,常常“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贻误战机,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困绕各地群众已久的“消防”之患,成了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早在2006年底,内蒙古消防总队新一届党委立足区情,立足实际,提出“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管理规定》。各地因地制宜、灵活建队、多样推进,在全区初步形成了“公安现役制、合同制、企事业专职、公安兼职、志愿义务”五位一体,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防火灭火救援力量网络体系。

  目前,全区每个旗县甚至苏木乡镇、嘎查村都建立了自己的消防队,多种形式消防队凭着“两辆车几个人“,发挥了巨大作用,遇到火情能够成功“自救”,为农牧民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非现役消防力量遍地开花,这是内蒙古消防总队创新消防力量增长方式,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成果。一次次成功灭火和救援后,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事实证明,设不设消防队,有没有消防扑救力量,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火灾扑救,影响一方平安。多种形式消防队用行动证明,他们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消防队伍,是解决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现役消防执勤力量薄弱的有益补充。

  如今,在内蒙古118.3平公里土地和8000里边防线上,内蒙古消防总队通过建立五位一体的消防力量新格局“编织”了一个覆盖全区的“消防安全网”,彻底消除了37个旗县多年来无消防队站的空白点。每个旗县都有了消防队,“远水难解近火”的难题逐渐破解。

  

  草原消防“轻骑兵”

  “……马背上的雄鹰,守护着花儿芬芳,马背上的雄鹰,守护着平安!”这在首锡林郭勒大草原广为传唱的《马背雄鹰之歌》,歌词中“雄鹰”指的就是最具内蒙古特色的“马背消防队”。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淡永再,就是消防部队的一名老兵,锡林郭勒盟消防支队支队长。

  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近两年牧区火灾逐年上升,大量牧户的牲畜死于火灾,一些毡房和生活用具毁于火灾,由于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消防工作基本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使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存在很大难度。牧区消防工作怎么搞?

  问号像钩子一样挂在总队和支队党委的心里。

  2007年伊始,总队和支队领导多次深入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萨茹拉塔拉嘎查以及阿巴嘎旗贝力格牧场、洪格尔苏木等牧区进行实地调研和检查指导,提出了积极构建农牧区防火和灭火救援良性机制。

  根据内蒙古消防总队“消防安全进牧区、进毡房”工作的安排部署,锡林郭勒盟消防支队结合地区特点,决定在锡林浩特市的宝力根苏木成立一支具有草原特色的“马背消防队”。

  6月1日,中国首支“马背消防队”在锡林郭勒草原诞生。

  正式亮相的“马背消防队”,由40位牧民、20辆摩托车、4辆农用灭火车、2辆人力灭火车、40匹马组成,消防队员们平时从事牧业生产,一旦发生火灾,队员们就发挥城市消防队无法比拟的优点,犹如草原上的雄鹰,在任何条件下,不受道路水源限制,机动灵活,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场进行灭火救援。

  为使“马背消防队”由松散转为规范,锡林浩特市消防大队制定了《马背消防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的制度让“马背消防队”步入了正规化、社会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成了名副其实的草原消防“轻骑兵”。今年9月1日,总队又在白音锡勒成立了全国第一支牧区现役消防执勤中队,同时还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基地。

  通过“马背消防队”广泛宣传,牧民群众自防自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火灾次数也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下降,连续5个月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当地牧民哈达说“有马背消防队员教我们怎样预防火灾放心多了。”巴乙那说:“放在以前,要是着火了,能救就救,救不了就眼睁睁看着火,心疼啊。现在不怕了,咱们有了自己的消防队了,再也不担心着火救不了了。”

  

  农村灭火“及时雨”

  “农村义务消防队”在赤峰市形成气候,是“烧”出来的。

  在赤峰市的大多数农村,前几年都受过火灾之苦。每到秋冬季节,村民们就把秸秆堆垛放在场院里,而且大部分地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再加上农民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基础设施滞后,场院火灾频频发生,不但烧光了农民一年的收成,甚至还会“火烧连营”。

  秸秆堆垛火灾是农村火灾主要类型。据统计显示,2007年,赤峰市发生火灾1106起,其中,秸秆堆垛火灾268起,占火灾总数24.23%。农村火灾居高不下,突破新农村建设中这一“瓶颈”,成了赤峰市消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然而,赤峰市公安消防支队现有官兵288人,下辖13个消防大队,10个现役消防中队,3个政府专职消防队,却承担着9万平方公里,460万人口的防火、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任务。

  “远水救不了近火”,每当翻开火灾档案,赤峰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一班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他们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赤峰农村远离火灾!

  消防支队领导经过多次深入乡镇农村调研,拟定出一项独具赤峰特色的“乡镇农村消防建设远景规划”,确定“全面拓展以公安消防为主体,专职(义务)消防相结合的'专群结合'农村消防工作思路”,加大全市乡镇专职(义务)消防队伍建设力度,让农村消防“一线组织”配合现役公安消防队,有效扑救农村火灾。

  2008年,赤峰市第一支正规化群众义务消防队——“农村义务消防队”出现在赤峰市宁城县二十家子村。

  这支消防队编制9人,全部都是热心村民公益事业的退伍军人和民兵。宁城县政府拨出专款购置一辆农用消防车,添置必要灭火和个人防护器材装备,建成消防器材库和接警中心,接警电话24小时都有专人值班。同时,宁城县消防大队定期派人培训义务消防队员,开展专业训练和初期火灾扑救演练,专人指导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制度、防火巡查制度和秸秆、民房火灾扑救预案。

  赤峰市公安消防支队常万森支队长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富裕了,家家都有摩托车,听到村内广播火警消息时,或者接到消防值班室电话通知时,消防队员们从四面八方骑摩托车赶到火灾现场,小火能自救、大火能控制。而今,一条便捷的水泥道路将二十家子村的各生产小组连接起来,村头公路旁还新建了两个消防机井,新建房屋防火间距都符合标准,设置有防火通道,村内柴堆、草堆统一堆放处,消防安全环境成了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里的农民形象的形容消防队,是农村灭火的“及时雨”。

  宁城县政府正将二十家子村消防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向全县305个自然村辐射。

  

  窑洞里的“消防兵”

  2007年8月3日,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一辆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浓硫酸泄漏,现场情况十分危急。清水河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副大队长张占春带队迅速赶往现场。

  在事故现场,张占春带领消防队员们一起对破损的硫酸罐实施堵漏,并对外泄在道路上形成流淌的浓硫酸进行洗消处置。同时,他调集了三联化工集团的3辆满载20吨生石灰的自卸大货车到事故现场,将生石灰挥洒到泄露在道路的浓硫酸上进行中和,经过四个半小时奋战,成功处置了这起事故。

  事故车主后来才知道,这支作战勇敢的队伍竟然是窑洞里的“消防兵”。

  提起清水河的“窑洞消防队”,消防战士们都缅怀张占春,就在成功处置车祸浓硫酸泄漏后不久,他因工作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走完消防军人忠诚本色的一生。

  清水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没有消防中队。早在2006年,清水河县消防大队就争取到了政府专职消防队的编制,但因为地方财政非常困难,队站迟迟没能建起来。2007年7月,时任呼市新城区消防大队参谋的张占春接受了新的使命,到呼市清水河县消防大队任副大队长,主持工作。

  在清水河的96天里,他坚持连续3个月吃住在大队,积极协调政府和有关部门,终于组建起了由9名退伍兵组成的政府专职消防队,最终落实了3间窑洞作为中队营房。当时,他给自己一手建起的这支队伍起名为“窑洞消防队”。

  如今,锡林郭勒盟的“马背消防队”、赤峰市宁城县的“农民义务消防队”、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窑洞消防队”,以及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政府专职消防队、摩托车消防队、额木格台(妇女)督导队等这些多种形式消防队驰骋在内蒙古的辽阔大地上,扑救火灾抢险救援,为广袤草原播撒着消防平安的种子,推动着全区消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防御火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步伐的加快,总队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管理规定》及相关配套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全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并在机制体制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为内蒙古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驶上快车道提供了保障。 

  内蒙古现已建起公安专职消防支队1个(大兴安岭森林公安消防支队)、队员651人,旗、县公安专职队1个、队员15人;企事业专职消防队85个、队员1958人;政府专职消防队42个、队员572人,义务(志愿)消防队187个、队员347人, 37个无任何消防力量的边远旗县也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消防队站,彻底解决了消防队站的“盲点”问题。

                                                                   摘自:北方周末报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垣西街信达小区北门 邮箱:mrjc@nmgmrjc.com [邮箱登录口]
版权所有:内蒙古美日建材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蒙ICP备19001425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