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消防视频网、人民公安报、纵横119、阿拉善日报、阿拉善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内蒙古阿拉善盟5月27日发生的火灾事故,这起由儿童玩火不当引发的亡人火灾事故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暑期的即将来到,儿童、青少年的火灾防范能力再次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做好暑期火灾防范工作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案例:
“六一”前夕,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镇工人俱乐部前厅福乐冷饮厅内发生一起火灾,一名九岁女孩在火海中丧生。据初步了解,此次起火系店内小孩玩火,碰翻桌上的蜡烛引燃沙发所致;而业主和店内人员处理突发火灾事故意识的薄弱导致一个年幼的生命被烈火所吞噬,酿成了一幕人间惨剧。悲剧的发生也许是偶然的,但实际在偶然的背后,存在着导致悲剧发生的必然因素。
据了解,从全国各地的火灾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孩玩火造成的悲剧不胜枚举,而火场又大多是孩子聚集的场所,由于少儿在防火避险方面的天然弱势,少儿在火灾中群死群伤就在所难免。孩子天性好奇顽皮,对于有趣的、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探究和冒险心理。那曾在寒夜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带来温暖和光明的火苗肯定会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不曾想这小小的火苗若看管不严,就会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成为火魔肆意的第一帮凶。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儿童玩火引发的火灾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全国因小孩玩火引发的火灾多达5.2万多起,直接导致583人死亡、343人受伤,分别占同期全国火灾起数的7.7%、死亡人数的4.8%、受伤人数的8.2%。如2006年9月3日上午11时20分左右,广东省龙门县三小孩在出租屋内用打火机点燃纸巾烧蚂蚁,引发火灾,经济损失约5万多元;还有一些居民喜欢外出时把孩子锁在屋里无人看护,这时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如200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区某居民家发生大火,六岁的女孩小晨慧因为在家中无人照料被夺去了稚嫩的生命。
不难发现,由于少年儿童对玩火或其它容易造成火灾危险的后果缺乏预见性,对用火、玩火缺乏起码的克制,而大火突降、生命受到威胁时,由于年龄小,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显示出明显的弱势,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在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和基本的自防自救能力的前提下,很容易失去判断力,胡冲乱撞,从而在烟火中颓然倒地,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剧。
相应对策: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内蒙古阿拉善盟消防支队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大规模的学校及周边地区消防安全大检查,旨在全面消除各类火灾隐患,重点突出学生学习、住宿、娱乐场所的检查,狠抓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为广大青少年及幼年儿童营造安全、和谐的暑期环境。同时,消防部门还深入校园,加大对青少年及幼年儿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从根本上增强广大青少年及幼年儿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防范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抗御火灾综合能力。
消防提醒:
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居民群众,要做好青少年及儿童人身安全教育的必要,家长要教育儿童不要玩火,牢记火柴、打火机不是玩具,不能随便玩耍;蜡烛、点蚊香有火灾危险性,点燃使用时应注意远离易燃可燃物;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摆弄家里的电器、煤气、灶具开关等存在火灾危险性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监护下安全使用;要让儿童知道家里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火灾,了解家庭及住宅楼发生火灾时疏散的途径;遇有火灾时怎样报警,一旦身上着火,不要乱跑,要马上站住,就地躺下打滚,以压灭身上的火;出现危险情况时,要拨“119”电话向消防队员求救。
记者手记:
一场火灾,一个花季生命的消殒,惨痛的教训应该给全社会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永远需要谨记在心。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及幼年儿童消防知识、灭火逃生自救常识及最基本的灭火器使用的宣传、培训、教育,最大程度的避免因此类原因导致的火灾事故;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平日也应加强火灾方面的宣传、教育,而为人父母们,尤其要注意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并认认真真地承担起自己的监管责任。但愿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让儿童远离火灾,美丽的鲜花健康地绽放。
|